•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栏目导航
      “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和伟大精神
      发布日期:2015/6/8 浏览次数:

                  时间:2014年11月26日 地点:北京科技大学

                  嘉宾: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 王兆宇

        “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走过了近60年征程。“两弹一星”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共和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丰碑。下面我想谈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搞成“两弹一星”靠什么?

        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

        我国之所以搞“两弹一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国防安全形势所逼,不得不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导弹、原子弹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传统战争形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建国大业。从此,中国人站起来了,但还没站稳、站直,内要百废待兴,外有强敌环伺。险恶的国际环境和民族自立自强的战略需要,逼着我们不得不搞“两弹一星”。

              有了“两弹一星”,对中国军队和国防来说,确实是“鸟枪换炮”,霸权主义者再也不敢叫嚣着在我们头上挥舞“核大棒”了。经过几十年发展,“两弹一星”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战略威慑力。目前,我国核武器品种、型号齐全,能够实现一定的核威慑力。随着“两弹一星”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国防、军事实力肯定还会有大的跃升,我军应对强敌威慑的手段将更多,“拳头”将更硬。120年前甲午战争的惨败屈辱决不会重演,请全国人民放心!

        发展“两弹一星”是国家发展所需,催着我们搞。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极其薄弱。为了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我们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决定优先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

        从“两弹”起步到卫星上天,正是这十几年,我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机遇,与欧美强国站到了同一条跑道上——这个成就很了不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工业发展、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难能可贵的是,发展“两弹一星”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比较航天领域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科技人员的平均年龄,中国是30多岁,美国是40多岁,俄罗斯则超过50岁。

        大国尊严所系,人民盼望搞。搞核武器和航天工程,一开始就是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核武器越造越多,威力越来越大;导弹越打越远,能把地球毁灭几次、几十次还不罢休;航天领域,你放卫星我也放,你送人上太空我搞载人登月,你建空间站我造航天飞机……争来争去争什么?不就是在争世界霸权和战略威慑力嘛!

        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我们搞“两弹一星”,就是为了出一出“百年屈辱”这口恶气,争得一个发展中大国应有的地位,争得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应有的尊严。当年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被称为“东方巨响”,那真是“一弹震全球”。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时,全国人民奔走相告,万人空巷。现在我们每次执行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也会受到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搞成“两弹一星”靠什么?

        我将这个问题概括为三句话:一靠党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二靠全国人民的支持;三靠国防战线的精气神。

        党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是“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两弹一星”事业倾注着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智慧和大量心血。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一缺钱、二缺人、三缺技术,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尖端科技,谈何容易?在1955年1月中央决定原子弹上马的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说:“出兵朝鲜我想了三天,要不要搞原子弹,我想了三年。”陈毅元帅说:“哪怕裤子当了,也要搞中国的原子弹。”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只要决心一下,就坚定不移地干。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定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路子,取得了航天史上有标志性意义的“十个第一”重大胜利。

        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两弹一星”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后盾。当年搞“两弹一星”,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上下立刻行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力出力。为了发射中心的创建,当年居住在场区的350多户土尔扈特蒙古族牧民义无反顾地让出了世代生息的草地,北迁140公里另建家园。1970年发射东方红卫星时,万民齐上阵,仅守护通信线路一项任务,全国就出动了60万民兵,每根电线杆下面站一个民兵。这说明了什么?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办大事。

        国防科技战线的精气神,是“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的强大动力。“两弹一星”创业之初,我国经济贫穷,工业落后,尖端科技更是一张白纸,能在此基础上干成惊世伟业,精神的力量无疑是决定性的——这种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国防科技战线的这种精气神包括四方面内容:      

              1.坚守信仰。听从党的召唤、追寻强国梦想,始终是国防科技工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最坚定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就有21位是冲破重重险阻、毅然归国的功臣。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一再问我们:中心地处荒凉的戈壁滩,在这里安心创业靠的是什么?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靠的是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一颗赤诚之心。

        2.勇于创新。国防尖端技术买不来,别人也不会给,必须依靠我们自己,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当年的创业者凭借有限的苏制导弹样品和图纸资料,像蚂蚁啃骨头那样一点儿一点儿吃透技术、攻克难关,实现了从仿制到独立设计、制造的突破。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航天人始终瞄准世界前沿,主动出击、不断超越,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尖端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

             3.求真务实。早在“两弹结合”试验时,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国防科技战线始终把十六字方针作为座右铭,把“成功至上、质量第一”作为职业追求。“两弹一星”是门大科学,必须求真;是项大工程,必须认真;是个大实践,必须较真儿。1966年,有位操作员在一个接口里面发现一根五毫米的小白毛,他把这个肉眼看不到的小白毛捏出来了,钱学森知道后就把这根小白毛要走带到北京。到了1999年,一位女工程师在一个电动机驱动器里也发现了一根小白毛。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航天人认真求真的精神没有变,而是贯穿了航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我们所有的重大决策都经过科学程序、论证研究,所有组织管理都依据科学模式、规范运行,所有岗位操作都遵循科学规程、精心实施。

        4.无私奉献。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当年搞“两弹一星”,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既是保密要求,又是创业者的集体自觉。1958年秋,接到原子弹研制任务后,“两弹元勋”邓稼先回家对妻子说“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了,通信也困难”。从此,他在大西北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8年。现在许多科技人员还是这样,把干过的事藏在心里、烂在肚子里。第二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创业初期,航天科技战线驻地大多偏远封闭、教育条件差,很多夫妻出自名牌院校,自己的孩子却考不上大学;但广大科技人员宁可亏了身子,苦了妻子,误了孩子,也不能放下肩上这副担子。第三句话:“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当年搞“两弹一星”试验,为了把万一失利的损失降到最低,仅在发射阵地留了7名指挥操作人员。上阵前他们都留下遗书,向党组织递交了“生死状”: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这就是后来载入航天史册的阵地“七勇士”。

        回首过去,“两弹一星”的历史灿烂辉煌;展望未来,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召唤将使“两弹一星”的新征途更壮丽、更美好!

        现场互动

        听众提问:听说从事航天工作的待遇并不算高,如何才能激发大学毕业生投身国家航天事业的决心?

        王兆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待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年轻人的理想都很远大,但要以事业为主,所谓“ 先吃苦,后得甜;先立业,后成家”,千万不要只盯着钱多钱少,重要的是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能为国家干几件事情,一生无憾。目前,我们基地的大学生很多,我们是以事业留人,而不是靠待遇留人。

        听众提问:在几十年的航天工作经历中,您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王兆宇:我体会最深的是“两弹一星”的结合。这件事情我讲过多次,每次都强忍泪水,每讲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没有第一代航天人,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现在。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好传统不能丢了,大家都要学习。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

        “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美好故事变成现实,是今天的演讲带给我们的启示。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过时,不断处于充实、更新、再创造、再创新的过程。

        ‘两弹一星’精神是核心价值观在国防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年轻大学生要用这种精神投入到祖国各项建设当中,让‘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光大。”

        (光明网记者蒋正翔、宋雅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