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重要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资助育人”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举办第18届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宣传教育活动(教资助〔2025〕48号)的文件精神,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征文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资助育人为主线。在学生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持续开展资助育人活动,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进一步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强烈责任担当,立志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时代新人。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平顶山学院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承办单位:文学院
为确保大赛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成立平顶山学院“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征文大赛组委会,负责赛事整体统筹和督促指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大赛组织安排和监督管理。
三、大赛安排
(一)大赛主题
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
(二)参赛对象
平顶山学院全日制在校在籍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件参赛作品需明确一位作者(即参赛学生)和两位指导教师。
(三)赛程安排
大赛自2025年4月开始至2025年5月结束,分为“活动初选”“校级评选”和“省级评比”三个阶段进行。
1.活动初选。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18日,由各学院自行组织,鼓励各学院在组织、评选过程中引入公开展示、网络投票、集中评比等环节,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2.校级评选。2025年4月19日—4月25日
3.省级评比。2025年4月26日—5月,学校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评比,获奖作品将由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通报并颁发证书。
四、作品报送
(一)内容要求
作品内容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学生受助脱困、成长蜕变、诚信感恩的典型事迹,紧扣“守诚信之本,怀感恩之心”的主题,结合个人或身边人经历,通过人物故事讲述受助成长体会,宣传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体现党和政府教育资助政策温度,倡导积极申请资助、自立自强、成长成才的意志态度。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突出正能量,内容真实生动。
(二)格式要求
参赛作品要求WPS、WORD等文本格式,标题字体二号方正小标宋,正文字体3号仿宋GB2312篇幅2000字左右,A4版式排版(附件3),采用单倍行距,请在文末注明联系方式。文件命名为“学院名称+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三)版权要求
参赛作品须是作者本人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AI直接生成,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作者提交作品参选,即视为授权学校对该作品进行非商业宣传推广(包括且不限于网络、出版物、展演等形式)。学校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参赛作品,不支付作者稿酬。
(四)报送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以学院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报送,不接收个人投稿。2025年4月18日前,各学院将《活动初选阶段作品征集情况汇总表》(附件1)、《校级评比阶段参赛作品报名表》(附件2)、作品电子档(附件3),统一压缩后以“学院名称+诚信校园行”命名发送1753087116@qq.com,各学院在报送时需按照不低于在校生人数1%的数量推荐重点参赛作品。
各学院于2025年4月18日前将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以WORD文档形式(活动总结、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图片、视频、官网新闻等)报送至赛事组委会(一号教学楼1420室),命名为“学院名称+优秀组织奖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1753087116@qq.com,组委会将根据各单位活动宣传、组织开展情况,结合申报材料内容及推荐参赛作品质量等,组织专家进行统一评选。
五、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按比例设立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若干并颁发证书、奖品。同时根据各学院组织开展情况,征集作品数量、作品质量、新闻报道情况等因素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各学院把握“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的精神主旨,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切实提高全校学生的参与度与赛事活动的覆盖面;各学院领导要亲抓亲促,推进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推进本次大赛顺利实施。
(二)坚持育人导向,严格审核把关。各学院要对参赛作品进行高标准、多维度评估筛选,确保大赛高质量开展。要严把政治关,确保推荐作品拥护党的领导、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立场鲜明、导向正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严把法律关,充分掌握作品创作、发表、使用等情况,鼓励和保护原创,抵制抄袭套用,避免侵权纠纷;严把政策关,规范作品中关于学生资助政策的语言和文字表述,引导公众正确认知,避免常识性错误和歧义误解;严把质量关,切实筛选出一批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创意精彩,且具有一定思想引领意义、教育启发功能和审美文化特征的好作品。
(三)全方位宣传,强化育人成效。各学院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推广赛事讯息,积极宣传党和国家资助政策,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立自强,感恩新时代,传递正能量,强化资助育人效果。
联系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徐照航、文学院马懿琳
附件:
1.《活动初选阶段作品征集情况汇总表》
2.《校级评比阶段参赛作品报名表》
3.《作品电子档》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文学院
2025年4月7日